日本幕府時代為了防備來自外國的威脅,19世紀中期開始在各地興建「反射爐」用來鎔解金屬鑄造大砲,茨城縣的那珂湊反射爐跡(那珂湊反射炉跡)也是其中一座,但當年的反射爐已經毀於戰亂,1937年原形復原後,現在已經被列入茨城縣指定文化財,兩座大煙囪組成的反射爐如今看來仍很有科幻感。
從常陸那珂海濱鐵道(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)的那珂湊駅下車沿著指標徒步5分鐘,就會來到那珂湊反射爐跡所在的「吾妻丘公園」(あづまが丘公園)。
進入公園要往反射爐的路上有另一個古蹟「山上門」是原本在東京的水戶藩江戶小石川邸正門右側的門,1936年移築到此地,是小石川邸目前唯一殘存的建築物。
公園裡在春季會有櫻花盛開,裡頭有個老式建築「無緣堂」(無縁堂),不知道是什麼用途。
繼續往上走就會看到復原重建後的那珂湊反射爐,反射爐是由水戶藩第9代藩主德川齊昭(徳川斉昭)在1855年所建,當年的時代背景是1853年發生了「黑船來航」(黒船来航),美國培理將軍率艦隊駛入江戶灣,隔年幕府與美國締結《神奈川條約》打開國門,眼見那珂湊沖不斷有外國船出沒,於是決定蓋反射爐來加強軍力。
反射爐高15公尺,是由耐火磚打造的熔爐,把金屬塊放入後用煤炭等燃料燃燒產生高溫鎔化,再灌入模具鑄造成大砲,反射爐前也展示了大砲的完成品。
在江戶時代末期日本許多地方都建造反射爐,那珂湊反射爐是繼佐賀藩、薩摩藩、幕府的伊豆韮山之後全日本建造的第4座,到今日還保存良好的靜岡縣伊豆之國市韮山反射爐、山口縣萩市的萩反射爐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但那珂湊反射爐在1864年毀於「天狗黨之亂」,原本只剩這座反射爐遺址碑,直到1937年才重建,歷史價值就不如屹立超過百年的老爐。
參觀完反射爐後從公園裡的另外一條路走下山,下山處有一座「水神宮」,就是一座純白色鳥居和後方的迷你小社殿。
INFO/那珂湊反射爐跡(那珂湊反射炉跡)
時間:自由參觀
休日:無休
交通:常陸那珂海濱鐵道(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)那珂湊駅徒步5分鐘
網址:https://www.edu.pref.ibaraki.jp/board/bunkazai/ken/shiseki/12-58/12-58.html
0 留言